質量檢測:確保成品符合標準
外觀檢測:目視檢查焊接件的尺寸(用卡尺測量關鍵尺寸)、焊道外觀(有無氣孔、裂紋、未焊透),確保無明顯缺陷,尺寸符合圖紙要求。
無損檢測:對重要焊接件(如承壓件)進行無損檢測,常用方法包括超聲波檢測(檢測內部裂紋、未熔合)、射線檢測(檢測內部氣孔、夾渣)、滲透檢測(檢測表面裂紋),確保焊接接頭內部質量達標。
力學性能檢測:抽樣截取焊接接頭試樣,進行拉伸試驗、彎曲試驗、沖擊試驗,檢測接頭的抗拉強度、塑性、韌性,確保滿足設計的強度要求。
瓶頸工序突破
識別效率的瓶頸工序(如手工焊接厚板耗時久),通過增加設備(如再投入一臺焊機)、優(yōu)化參數(shù)(如采用大直徑焊條提高熔敷率)、拆分任務(將長焊縫分段由兩名焊工同步焊接)等方式,提升瓶頸工序的處理能力。
設備維護預防性管理
建立設備 “日常點檢 + 定期保養(yǎng)” 制度,例如每天開工前檢查焊機電纜、割炬噴嘴,每周清理設備內部灰塵,每月校準設備精度(如切割機的定位精度),避免因設備故障導致突發(fā)停機。
備用關鍵易損件(如焊槍噴嘴、電極頭、切割嘴),出現(xiàn)損壞時可快速更換,減少設備維修等待時間。
工裝夾具標準化
針對常用焊接件(如支架、法蘭),設計專用工裝夾具,實現(xiàn)零件 “快速定位、一鍵夾緊”,例如用氣動夾具替代手動螺栓夾緊,定位時間從 5 分鐘縮短至 1 分鐘,同時保證每次定位精度一致,減少返工。
采用 “模塊化夾具”,通過更換不同的定位塊,適配多種相似零件的加工,避免為每個零件單獨制作夾具,提高夾具利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