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體保護焊和激光焊是兩種應用廣泛但技術原理差異極大的焊接工藝,核心區(qū)別在于熱源和保護方式。
核心區(qū)別對比
對比維度 氣體保護焊 激光焊
核心熱源 電?。娔苻D化為熱能) 高能量密度激光束
保護方式 惰性 / 活性氣體(如氬氣、二氧化碳) 氣體保護(多為氬氣)+ 真空環(huán)境(部分高精度場景)
焊接效率 中低,適合中厚板長焊縫 高,尤其適合薄板、精密件快速焊接
焊縫質量 成型較好,但熱影響區(qū)較大 熱影響區(qū)極小,焊縫窄且強度高
設備成本 較低,維護簡單 高,激光發(fā)生器和光學系統(tǒng)價格昂貴
激光焊適用場景
精密制造:電子元器件、醫(yī)療器械(如心臟支架)、航空航天零部件的微型焊接。
薄板加工:汽車車身覆蓋件、鋰電池極耳、不銹鋼薄壁容器的焊接。
高要求領域:對焊縫強度、外觀、變形量有嚴格限制的產品,如模具修復、傳感器封裝。
熱源能量密度不同激光焊的能量密度(10?-10? W/cm2)遠高于氣體保護焊(103-10? W/cm2)。高能量密度能快速熔化金屬,甚至形成 “匙孔效應”(金屬汽化形成小孔,激光直接穿透工件),無需像氣體保護焊那樣依賴電弧逐步加熱,因此焊接速度大幅提升。
工藝連續(xù)性不同氣體保護焊受電弧穩(wěn)定性限制,速度過快易出現 “未熔合”“咬邊” 等缺陷;激光焊搭配自動化送絲和視覺定位時,工藝穩(wěn)定性更高,可長期維持高速焊接,不易出現質量波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