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的一般步驟如下:
一、需求分析:任何一個設計項目都需要從需求出發(fā),機械設備設計也不例外。在這一階段,設計師需要與客戶進行充分的溝通,了解客戶的需求和期望。同時,還要考慮到設備的使用環(huán)境、功能要求、技術指標等因素,為后續(xù)的設計工作打下基礎。
二、概念設計:在需求分析的基礎上,設計師需要進行概念設計。這一階段的目標是形成初步的設計方案,包括設備的整體結構、功能布局、工作原理等。設計師可以通過手繪草圖、CAD繪圖等方式,將概念設計的想法具象化,以便于后續(xù)的討論和改進。
三、詳細設計:在概念設計確定之后,設計師需要進行詳細設計。這一階段的任務是對設備進行結構設計、零部件設計、工藝設計等,以滿足設備的功能和性能要求。設計師需要進行多方位的考慮,包括材料選擇、工藝流程、性能等,確保設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四、制造與組裝:詳細設計完成后,就進入了制造與組裝階段。這一階段需要將設計圖紙轉化為實際的零部件和組裝結構,涉及到加工、裝配、調試等工藝過程。設計師需要與制造人員密切合作,確保設計的準確性和實用性。
五、試驗與驗證:在機械設備設計完成后,需要進行試驗與驗證。這一階段的目的是檢驗設計的合理性和性能是否滿足要求。設計師需要進行各項試驗和測試,如強度測試、功能測試、可靠性測試等,以確保設備的質量和可靠性。
六、優(yōu)化改進:試驗與驗證階段可能會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和不足之處,設計師需要及時進行優(yōu)化改進。這一階段需要對設計進行反思和調整,以解決問題和提升性能。通過不斷的優(yōu)化改進,使得設備設計更加完善和優(yōu)越。
機械設計的一般過程及方法:
1、確定設計任務
需要提出設計任務書,其中包含提出任務、分析需求和確定任務三個步驟。
2、方案設計
根據(jù)制定的設計任務書進行方案設計,對設備的功能、用材、原理等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并反復確認,確認一個選定的方案。
3、技術設計
確定方案時,需要提供原理圖或者機械結構圖,亦或者機構運動簡圖。設計方案后,開始對機械部分進行技術設計,外形、結構、材料、標準件、圖紙等。
4、編寫技術文件
設備圖紙的加工、驗收、試運行和技術文件的編制。
機械設計工程師負責機械加工類、家電類、工具類產(chǎn)品的結構設計等。
機械設計工程師負責機械加工類、家電類、工具類產(chǎn)品的結構設計,包括外部、內部結構及工裝設計,使產(chǎn)品符合可靠性、可生產(chǎn)性、可維修性和成本的要求。機械類設計工程師是機械類專業(yè),要求熟悉電子產(chǎn)品生產(chǎn)通用設備及工藝流程、熟悉PCB板設計軟件及熟練使用AutoCAD等機械設計軟件、熟悉PLC等編程控制技術。
機械類設計工程師是機械類專業(yè),要求熟悉電子產(chǎn)品生產(chǎn)通用設備及工藝流程 、熟悉PCB板設計軟件及熟練使用AutoCAD等機械設計軟件、熟悉PLC等編程控制技術。
機械設計可分為新型設計、繼承設計和變型設計3類。
1、新型設計。應用成熟的科學技術或經(jīng)過實驗證明是可行的新技術,設計過去沒有過的新型機械。
2、繼承設計。根據(jù)使用經(jīng)驗和技術發(fā)展對已有的機械進行設計更新,以提高其性能、降低其制造成本或減少其運用費用。
3、變型設計。為適應新的需要對已有的機械作部分的修改或增刪而發(fā)展出不同于標準型的變型產(chǎn)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