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基礎和機械設計區(qū)別如下:
區(qū)別是機械設計是更專業(yè),更深層次的知識。機械設計基礎顧名思義,就是機械設計類的基礎知識。
機械設計基礎是機械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機械設計基礎是機械生產的步,是決定機械性能的主要的因素。機械設計的努力目標是在各種限定的條件(如材料、加工能力、理論知識和計算手段等)下設計出的機械,即做出優(yōu)化設計。
優(yōu)化設計需要綜合地考慮許多要求,一般有工作性能、制造成本、小尺寸和重量、使用中可靠性、消耗和少環(huán)境污染。這些要求常是互相矛盾的,而且它們之間的相對重要性因機械種類和用途的不同而異。
設計者的任務是按具體情況權衡輕重,統(tǒng)籌兼顧,使設計的機械有的綜合技術經濟效果。過去,設計的優(yōu)化主要依靠設計者的知識、經驗和遠見。隨著機械工程基礎理論和價值工程、系統(tǒng)分析等新學科的發(fā)展,制造和使用的技術經濟數據資料的積累,逐漸舍棄主觀判斷而依靠科學計算。
機械設計階段:
在計劃階段中,應對所設計的機器的需求情況做充分的調查研究和分析。通過分析,進一步明確機器所應具有的功能,并為以后的決策提出由環(huán)境、經濟、加工以及時限等各方面所確定的約束條件。
根據不同的工作原理,可以擬定多種不同的執(zhí)行機構的具體方案。例如僅以切削螺紋來說,既可以采用工件只作旋轉運動而刀具作直線運動來切削螺紋,也可以使工件不動而刀具作轉動和移動來切削螺紋。這就是說,即使對于同一種工作原理,也可能有幾種不同的結構方案。
原動機部分的方案當然也可以有多種選擇。由于電力供應的普遍性和電力拖動技術的發(fā)展,現在可以說絕大多數的固定機械都優(yōu)先選擇電動機作為原動機部分。熱力原動機主要用于運輸機、工程機械或農業(yè)機械。即使是用電動機作為原動機,也還有交流和直流的選擇,高轉速和低轉速的選擇等。
機械設計的一般過程及方法:
1、確定設計任務
需要提出設計任務書,其中包含提出任務、分析需求和確定任務三個步驟。
2、方案設計
根據制定的設計任務書進行方案設計,對設備的功能、用材、原理等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并反復確認,確認一個選定的方案。
3、技術設計
確定方案時,需要提供原理圖或者機械結構圖,亦或者機構運動簡圖。設計方案后,開始對機械部分進行技術設計,外形、結構、材料、標準件、圖紙等。
4、編寫技術文件
設備圖紙的加工、驗收、試運行和技術文件的編制。
機械設計可分為新型設計、繼承設計和變型設計3類。
1、新型設計
應用成熟的科學技術或經過實驗證明是可行的新技術,設計過去沒有過的新型機械。
2、繼承設計
根據使用經驗和技術發(fā)展對已有的機械進行設計更新,以提高其性能、降低其制造成本或減少其運用費用。
3、變型設計
為適應新的需要對已有的機械作部分的修改或增刪而發(fā)展出不同于標準型的變型產品。
機械設計的主要程序為:①根據用戶訂貨、市場需要和新科研成果制定設計任務。②初步設計。包括確定機械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結構形式,進行運動設計、結構設計并繪制初步總圖以及初步審查。③技術設計。包括修改設計(根據初審意見)、繪制全部零部件和新的總圖以及第二次審查。④工作圖設計。包括后的修改(根據二審意見)、繪制全部工作圖(如零件圖、部件裝配圖和總裝配圖等)、制定全部技術文件(如零件表、易損件清單、使用說明等)。⑤定型設計。用于成批或大量生產的機械。對于某些設計任務比較簡單(如簡單機械的新型設計、一般機械的繼承設計或變型設計等)的機械設計可省去初步設計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