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意識薄弱,豬場不設池,或有池沒有液,或藥長期不更換,走過場。
正確的做法是:大門口設池,側門設室,經淋浴室或室更衣、換鞋后方可進入。每幢豬舍門前設小池(桶),進出腳踏。
2.沒有體溫表或不使用體溫表體溫是豬體的一個重要生理指標,體溫升高往往比其他癥狀出現更早,因此,測量體溫是診斷豬病不可缺少的依據之一。然而不少人,只用手摸,憑感覺決定發(fā)不發(fā)燒。摸也不要緊,要憑經驗,要用手背來感覺,不能用手心摸,因手心不敏感:摸要摸耳后或腹股溝處,不要摸背部。的辦法是使用獸用體溫表,在上端系上細尼龍繩,繩上再系一個小鐵夾,繩長4~5厘米,小夾夾在背毛上,用時要甩到35℃以下,稍微向上,斜插到肛門里,停2~3分鐘,拔出來查看度數。
3.沒有或不使用灌藥器,給母豬灌藥不用胃導管,而用瓶子,豬不灌服人工鹽 等緩瀉劑,而仍然打針,結果療效不佳。
山東同慧專業(yè)豬料生產公司投資一千七百萬 建成整套教槽料生產基地 其產品“奶霸” “小奶霸” 產品特點具有:大采食 抗腹瀉 增勉強補 扶弱脫韁 匠心智造 斷奶無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