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訊裝甲車模型制作基地 坦克模型廠家
1960年,裝甲兵根據(jù)“以我為主,一切立足于國內”的精神,為適應現(xiàn)代戰(zhàn)爭的需要,提出了研制輪式裝甲輸送車的任務。研制任務由裝甲兵科學技術研究所承擔。研制工作于1960年12月開始。經過方案論證,確定為23人載員的總體布置方案,將解放牌CA-30底盤軸距縮短765毫米,
并采用無大梁承載結構,制作了1﹕1的木制模型。1961年12月底在試制工廠加工裝配出輪樣車。于1962年上半年進行了2245千米的樣車試驗。根據(jù)樣車試驗中暴露出的問題,設計組進行了輪樣車的修改設計。修改后于1962年7月試制出第二輪樣車3臺(2臺敞開式車身,1臺封閉式車身)。
3臺樣車分別在成都、北京和南京地區(qū)進行了25000千米的設計定型試驗。隨后,設計組又對第二輪樣車進行了修改設計,試制工廠和西南金屬結構修造廠對樣車進行了改進。改進后的第三輪樣車又進行了行車補充試驗和高性能海綿輪胎的壽命試驗,試驗結果表明達到了設計要求。
1964年7月,經裝甲兵軍工產品定型,命名為1964年式輪式裝甲輸送車(簡稱64式輪式裝甲輸送車)。該車定型后,1967年經小批量試生產,未正式列裝。因當時總參確定,裝甲兵部隊只裝備履帶式裝甲輸送車,故輪式裝甲車僅作為戰(zhàn)時動員產品。后來,通信兵用該車改裝為通信車,并進行了批量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