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裱是裝飾書畫類、碑帖等的一門特殊技藝。古代裝裱的專稱叫做“裱背和裱面”,亦稱“裝潢”,又稱“裝池”。據明代方以智《通雅·器用》載,“潢”猶池也,外加緣則內為池;裝成卷冊謂之“裝潢”。
裝裱亦稱“裝潢”、“裝池”、“裱背”,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美化和保護書畫及碑貼的技術。裝裱也一是門藝術。俗話說,三分畫七分裱,可見裝裱之重要。書畫作品一經裝裱、便覺神采墨妙而成為完整的作品使人感到賞心悅目。其方法是先用紙托裱在書畫作品的背后,再用綾、絹、紙鑲邊,及至扶活,然后安裝,軸桿或版面。
木質畫框 內芯材料為木頭質地的木線條。 特點:重量重、硬、不能彎曲,能承受較大重量的畫作。 PS合成材料畫框 特點:環(huán)保無污染,防潮防蟲蛀。缺點:不能承受大重量的畫作。 鋁合金畫框 一般為鋁條拼合成。 特點:輕巧、易清洗,可承受較大重量的畫作。
國畫框的裝裱標準 一、裱工精細:鑲縫及各種接縫相等。畫心與鑲料裁切齊準,不傷畫意。印章、落款不走形。天地桿配裝合適包粘緊實。砑背光亮。整個裱件厚薄適度、柔軟手感好。 二、舒展大方:裱件的尺寸,長寬比例合理,既要考慮人們的觀賞習慣,又要適合陳列的要求。 三、色調諧調:畫裱之后,要有整體感。冷(藍、綠、紫等色)暖(紅、橙、黃等色),適度,深淺得當。 四、平整潔凈:畫心光潔不沾污,色無脫落,墨無洇散。關于裱件平整與否,是人們談論多、接觸廣的話題。單從觀賞效果講,平整與否,能夠說明裝裱水平的某些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