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成長需要充分的自由,要給他們更多的空間,但當孩子在地上撒潑打滾、不停哭鬧的時候,家長又束手無策,后悔沒有早些給孩子立下規(guī)矩。“愛孩子”與“立規(guī)矩”是一道單選題嗎?不,“愛孩子”和“立規(guī)矩”從來不是單選題。
其實,管得太少和管得太嚴的父母在我們身邊都不少見。一般溺愛孩子的父母認為,孩子要面臨的壓力已經(jīng)很大了,趁著現(xiàn)在還小,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放縱孩子一下也不會對他造成什么影響。而太嚴格的父母則認為,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F(xiàn)在不從生活細節(jié)上管教孩子,以后怎么讓孩子在社會上立足?
這兩種觀點聽起來都有些道理,但問題就出在這些父母處理矛盾的方式不是綜合考量,而是在“愛孩子”與“立規(guī)矩”之間做起了單選題。這種非此即彼的選擇,必然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
過度愛孩子的家庭造成孩子沒規(guī)矩,不懂禮貌不懂尊重;后者則讓孩子謹小慎微、循規(guī)蹈矩。家長們有必要認識到:規(guī)矩和愛本來就是統(tǒng)一的。家的本質是內心的歸宿,需要的是真誠的關懷和親近,需要的是人情味兒和同理心。
對孩子立規(guī)矩,父母這兩點原則不能忽視:
1.有些事,不能慣
有家長說:“家里有規(guī)矩,但孩子耍賴也沒轍啊!”這是很多家庭的通?。汉⒆硬宦犇愕脑瓌t,常常以哭鬧、不吃飯來要挾父母。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底線。被慣壞的孩子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的要求總是被滿足。次出現(xiàn)問題,大人就妥協(xié),只會為自己和孩子的將來找來更多麻煩。
2.有的事,必須孩子自己做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還小,做事磨蹭,父母先幫孩子萬事包辦了,以后再培養(yǎng)也來得及。其實在孩子每個年齡段,都有他們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長可以根據(jù)孩子的特點,告訴孩子什么事情是他自己要做的。愛從來不是大包大攬,教會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幫他解決問題,這才是真正的愛。讓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時間久了,他才會在成長中學會自立自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