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大學不像培訓機構那樣直接對大學生進行培訓呢?這個問題來說呢,拿大學和培訓比較本來就是不合理的,因為緯度不一樣,大學有很多個緯度,培訓只有區(qū)區(qū)幾個而已。這個話題比較的緯度的核心是實用性,就這點上來說,培訓機構完勝,所有的課程和所有的安排都是面向就業(yè)的,就拿IT培訓來說吧,針對于進入IT行業(yè)的人來說,一般的學校,什么三本,二本,確實不如IT培訓機構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更實用。
大學是教你基本的人文知識,基本的專業(yè)知識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教你學習方法,讓你拓寬視野,教你更理性的思考問題,思維方式才是決定性。
另外大學還給予了我們的三樣東西:自信、勇氣和能力,我們可以去做任何想做的工作,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可以做,我們能做;也可以學習任何自己不會的東西,因為我們知道自己可以學會,也可以學會,再難也無所謂。
古人說:窮則變,變則通。話沒錯,很多人也知道,但是不敢變,而大學給我們的就是變的勇氣和能力。
你可能會說不上大學也有能力,沒錯,但是很多沒有自信。
文到,一句話闡明我的觀點:大學很重要,它和培訓機構的定位不一樣。雖然它沒能很好的做到讓你就業(yè),卻教會了你做人!
然而培訓機構,是讓你出了學校門,學到的更多的是一門扎實的技術,高薪技術。
大學里,一般是邊學邊玩的狀態(tài),培訓則不一樣,有專門的老師抓技術問題,抓就業(yè)問題,管制的較為嚴格,實則是為扎實的技術打下基礎。
